王建忠:从事科普工作是一次最为幸福的选择

阅读量: 4,056

王建忠:从事科普工作是一次最为幸福的选择

4,056

人物简介:王建忠,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科学传播专家、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气象局首席气象科普专家。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气象科普创客、河南省直“四个优秀”先进典型(优秀志愿者)。他采写的科技新闻《气候设计五彩农业》获评河南省委省政府好新闻奖、《习总书记察看的油茶树气象科技在精心呵护》获评河南省气象好新闻奖一等奖等。

王建忠1.jpg

他是一位长期扎根校园的科普志愿者,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天气魔法师”,被老师呼作“孩子们的大朋友”。

他拿出自己的积蓄组织开展公益科普活动,是全国首家气象科普非盈利组织(蔚蓝公益)的发起人。他多次为山区贫困学校组织募捐科普课程,被媒体称为气象防灾科普公益活动的践行者。

他就是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科学传播专家、全国十大气象科普创客、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气象局首席气象科普专家王建忠。


初心点亮乡村孩子的科技梦


在王建忠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用银色木框装裱的照片,它记录了王建忠为一群孩子讲解气象科普知识的画面。

10年前,光山县斛山乡胡店村中心小学校长拍摄了这张照片,并专程跑到县城做好相框后,委托到郑州办事的同事送到了王建忠手里。

在王忠建的脑海里,胡店村山清水秀,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但那里的贫困也同样令他印象深刻。那年5月,王建忠收到当地邀请后,便化身一名公益志愿者到胡店村中心小学开展气象科普课堂。

微信图片_20201103111325.jpg

对这所乡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上科技课。“风从哪里来?”“云宝宝的秘密你知道吗?”“打雷的时候你要怎么做?”……一个个有趣提问,一次次科学解答,王建忠的到来,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近距离触摸科技,为山里娃点亮了科技梦。

临别时,校长握着王建忠的手说:“要是乡村的孩子也能和城里的孩子那样,能经常接触到科学知识就好了!这是我们小学的第一节科学课,是挺造福孩子的一件事,请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校长的话让王建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坚持做公益科普,积极探索气象科普社会化之路,惠及更多学校和孩子。


立项打造“10+1气象课堂”


“10+1气象课堂”是王建忠做的第一个科普公益项目,也让他荣获了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二等奖。在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10+1气象课堂”成为中国科协2018年全国科普日百场直播活动之一,因成效显著,组织实施单位受到通报表扬。

微信图片_20201103111322.jpg

什么叫“10+1气象课堂”?王建忠介绍,它原意是除去寒暑假,在剩下的十个月里,每月挑选一所学校,开展一次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使广大中小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早在2012年,王建忠就有了做“10+1气象课堂”公益活动的想法,得到了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随着公益活动的推广,原来他们需要主动联系学校,现在变成学校主动联系他们。为保障授课效果,他们专门邀请有关学校的科技课老师一起,在气象专家指导下,制作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多媒体课件和科普视频。

微信图片_20201103111254.jpg

作为“10+1气象课堂”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和实施者,王建忠把实践中的经验融进科普图书的编写之中,先后出版了《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读本》《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读本》《城镇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读本》《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口袋书》《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图册》等科普读本、科普材料,覆盖了河南全省。目前,“10+1气象课堂”已具备“四有”(有教案、有课件、有教材、有老师),初步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还与小学合作编写了河南省首套《校园气象科技校本课程》,并具备了在小学校中推广的基础。


组队成立科普组织蔚蓝公益


对王建忠来说,科普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面对科普道路上的越来越多需求时,王建忠发现,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他开始发动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号召大家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加入气象科普队伍,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传播气象科普知识。

1110a807.jpg

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王建忠开始思考:是否能成立一个组织,将科普工作做得更好,给更多的孩子带去更多知识呢?想到就干,他立即付诸行动,找朋友了解具体情况后开始东奔西走。从产生想法到申请成立,他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2017年3月,经过民政部门审批,王建忠自费成立了全国首家气象科普非营利组织(蔚蓝Weatherline)。专业做科普,科普更专业,在王建忠等专业人士的带领下,该公益组织积极争取社会有识之士、爱心企业支持,开展了校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等活动,使师生防御灾害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探索推广气象科普新模式


目前,具有科普情怀的志愿者很多,但大多以兼职为主,科普激情难以持续。经费的不足,也导致科普覆盖面难以扩大。王建忠提出的“公益+校园气象科普社会化新模式”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借鉴、能复制、易操作的方案。

从小处着眼,让气象站扎根校园,让科学思维扎根孩子心田,激发孩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探索“公益+校园气象科普社会化新模式”的初心和使命。

微信图片_20201103111315.jpg

为做好这项工作,王建忠争取到了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使蔚蓝公益具备了开展公益募捐的法律资格。他又通过与腾讯公益、芒果基金等的合作,获得社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资助,共同在校园中推广“一站一课一室”校园气象科普新做法,适应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客观需要。

其中,一站是指“阳光少年气象站”。依托郑州城市预警工程项目支持,目前全市已建成32个校园气象站。依托校园气象站,许多学校开始组建气象社团,开展气象课堂、气象知识角及气象科技研学等活动。眼下,校园气象站已成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平台、“素质教育”的载体和“探究性学习”的实验室。

一课是指“10+1气象课堂”。该课堂有教案、课件、教材、老师(志愿者),还有自编的科普读本和科普视频。志愿者按计划前往各个学校进行授课,并将AR新技术、气象小实验等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气象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一室则是“智慧气象教室”。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校园创客、科普展览、气象灾害体验、气象课堂等融为一体,成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新型综合体。

目前,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小学、中原区建设路小学已成为“一站一课一室”校园气象科普社会化新模式的样本学校。通过王建忠团队的努力,内容丰富的“一站一课一室”,实现了气象科技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气象科学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对气象科学感兴趣的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气象科学探究活动,并获得各类科技创新奖项。

无论是作为科普工作者还是科技工作者,王建忠都不断用行动创造着成绩,他希望校园气象科普社会化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能帮助更多的人点燃科技梦。“从事科普公益工作是人生的一次选择,也是一次最为幸福的选择。我的终极目标是争取将气象科普知识课程纳入小学生科技课程,做到有教案、有教材、有课件、有老师,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全省中小学校推广。”王建忠告诉记者,“只要有一个孩子喜欢听我的课,喜欢上了科学,我的选择就是成功的,就是有价值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吕 晓 黄敬丹 见习记者 李 勇 文/图)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