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科:守护天下粮仓的“教书匠”

阅读量: 5,347

卞科:守护天下粮仓的“教书匠”

5,347

暮色将至,原本安静的校园逐渐热闹起来,自行车的铃声、学生们的交谈声、球场上篮球落地的声音,开始在美丽的校园内此起彼伏。

外面的人下课下班,步履匆匆,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卞科却仍旧在办公室里忙碌着。长久以来,他吃饭时间总不规律,总是要等忙完工作再说,但也经常忙到错过饭点,最后干脆不吃。

忙着科研、教学以及主持学校的各项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卞科很少在周末休息过,也几乎没有在晚上零点之前睡过觉。

当我们纵览卞科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细数他的经历和成果时,可以看到他几乎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谷物科技研究和所钟爱的教书育人工作上。

卞科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资料图片).jpg

1985年,卞科被郑州粮食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前身)录取为研究生。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上世纪90年代,卞科曾先后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

2017年起,卞科任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此外,他还是“中原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首位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研究院院士、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粮油储藏与流通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面对曾获得过的荣誉,卞科直言:“我的人生只有两个追求,一是好好搞教育,二是好好搞科研。”


漫漫科研路

热爱与专注同行


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粮食供给格局一直是“南粮北调”。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东三省等地开始成为粮食主产区,河南在之后则成为当之无愧的粮食大省,全省的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的10%,小麦总产量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5%以上。

提及这些,卞科的语气缓而有力:“这就是河南省!”

自25岁来到郑州粮食学院后,卞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河南。对此,卞科解释说:“我是做粮食科研的,而河南就是一个粮食大省,我只想留在河南省。”

1988年,留校任教后,卞科很快就和同事们研发出了他的研究生涯里的第一个成果——玉米蛋白PAGE法鉴定杂交玉米种类和纯度鉴定,卞科称其为“是我拥有的水平最高的成果之一。”1990年,该方法在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牌奖,1992年获原商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01120103653.jpg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流通着大量假冒伪劣的玉米种子。而假冒伪劣种子一旦用到生产中,会直接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在当时的玉米主要生产地,每年因为假冒伪劣种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3亿元。

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吴绍骙先生也对卞科的这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针对玉米的种类和纯度鉴定,杂交玉米工作者一直希望有一个简而易行的方法,这项成果在技术上是上乘的,属于国内外首创。”

然而,这项成就的取得并非一帆风顺,缺乏科研资金就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多方协调无果后,卞科所在团队就向河南省科学器材公司借了三万块钱。为节约经费,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自己动手做电泳仪、电泳槽和实验必需的多种器具。

时年而立的卞科,在周展明教授的带领下,怀揣着对谷物研究最深厚的热爱,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支撑着他一路攻坚克难。每一个泡在实验室里的枯燥日夜都见证着他对科研的热爱与专注,而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他在科研路上逾山越海。


悠悠粮仓情

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腹内有食,碗里有饭,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最朴素的愿望。

卞科说:“全国14亿人按每人每天吃掉1斤粮食计算,就要14亿斤。这些粮食如果装万吨轮就要装65艘,装铁路专列要260多列。这只是一天的口粮,国家防备灾荒需要的粮食就更多了。这么多的粮食如果保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因此,用科技助力粮食储备,切实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成为了必由之路。

储备粮食,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可不像储备水泥、沙子那么简单,因为粮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像人一样会呼吸,搞不好就会发热、霉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卞科与团队成员一起结合我国国情,研发了“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将粮情测控、智能通风、谷物冷却和低剂量环流熏蒸的储粮新技术集合在一起,解决了我国粮食储备特有的仓型大、储期长的技术难题。

该技术的应用使中央储备粮损失从4%降到1%以内,宜存率从70%提高到99%,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了80%,节能15%以上,促进了我国储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对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该成果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01120103722.jpg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粮食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吃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针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进苏联和欧美的小麦加工成套设备对我国小麦原料的适应性差、加工精度与出粉率之间矛盾突出、能耗高、难以满足优质蒸煮类食品加工需求等重大共性技术问题,卞科带领的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卞科及其团队创新提出研磨和撞击结合的制粉模式,大大节约了耗能;针对我国小麦原料杂质多、品种不一的特点,他们在传统小麦清理技术的基础上,集成打麦擦麦、碾削、脱皮和光电分选等技术,实现了高效清理;创新真空调质技术,有效缩短润麦时间90%以上,使面粉中的菌落总数降低90%以上,不仅提高了小麦的出粉率,同时提高了小麦粉的质量安全水平。

上述研究成果被推广至全国1000多家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和南美及东南亚多个国家。2008~2010年统计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后,节电31亿度,总出粉率提高3%以上,节约小麦1950万吨,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累计达150亿元,新增利润50亿元。该成果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实现工业化

坚持粮食标准制修订


除了专注粮食储藏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卞科还致力于粮油标准的制定。卞科说:“想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坚持标准化。”截止目前,河南工业大学主持或参与标准制修订有近300项。

过去的小麦国际标准由于指标设定不尽合理,影响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在国际贸易当中,技术指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具有话语权的国家的利益得到保护,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ISO/TC34/SC4)主席(2007.1-2017.12),卞科带领工作团队主导修订“ISO7970:2011小麦—规格”国际标准并颁布实施,实现了我国在涉农领域主导牵头起草国际标准项目零的突破,而这也让卞科荣获2014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2007年以来,卞科连任3届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ISO/TC34/SC4)主席,是我国涉农领域首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分委员会担任主席的技术专家。期间,卞科重新组织构建了国际谷物与豆类标准化体系,先后组织完成30多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粮食国际标准制修订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确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主导地位。


深深师生缘

用情怀坚守教育本职


因为深受同为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卞科对教育工作一直充满了情怀。自1988年留校任教后,他就在学校里一直待到了现在。

28岁那年,卞科在全国首开谷物化学这门课程。谈及此事,卞科直言:“这其中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乌龙。”原来当时的卞科在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后,被教研室告知要安排他上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信心十足的他一口答应下来。谁知后来在和系主任沟通的时候,卞科却被告知要上“谷物化学”这门课,卞科一下子就愣住了,“没有教材?这怎么上?”

但是课程已经排好了,哪有随便反悔的余地呢?因此,卞科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门连教材也没有的课程。 

寒假期间,卞科匆匆回了趟家,未过完年就返回了学校,他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一边翻阅大量的资料,一边将知识系统化用以备课。偌大的实验室里连暖气也没有,卞科的手和脚都生了冻疮。

过后提起这段经历,卞科说:“你要说苦吧,是有点苦,但面对必须要做的事儿,一定要下功夫去把它做好。我当年在实验室里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我觉得相当于现在的半年,我为了上好这门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使我原来觉得似是而非的知识都清楚明白了。”

所以当听到一些青年教师倾诉他们关于上课的苦恼时,卞科总是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你就想象假如你的孩子就在你的课堂里,你就知道应该怎么上课了。”

敬业如山,爱生如子,卞科与学生们的情谊在长久的陪伴中越积越深。身处教育一线时,他就常亲自带着学生们到生产单位实习、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甚至还会和学生们一起在实习点打地铺。

“培养学生和做粮食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根基性的工作,要做好教育一定要有情怀,只图私利是不行的。”卞科认为,人真正有创造力的阶段其实是在青年时期,从国家到地方,从高校到企业,都应该将创新的重心在一定程度上向青年人倾斜,为他们提供支持与帮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为国家实施创新战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和充足的后备资源。

三十年漫漫教育、科研路,对于卞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探索自然、追寻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奉献社会、为国为民的过程。科研与教育并举,热爱与责任同担,正所谓“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自己热爱的谷物科技研究,卞科选择了心无旁骛;面对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卞科选择了勇担责任;面对讲台下、实验室里永远闪烁着求知欲的学生们,卞科选择了倾囊相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卞科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 洋 梁奇慧)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