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保:立足本职工作 心系科普有情怀

阅读量: 3,810

李学保:立足本职工作 心系科普有情怀

3,810

李学保,1997年来到浚县第一中学工作,现任浚县第一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兼任浚县科协副主席,自2008年担任学校通用技术课任课老师至今。提起李学保,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夸他通用技术教学是达人,心系科普有情怀,主动担当战“疫”有作为。

潜心研究

教授新课程

相对于人人都知道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通用技术课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会感到有些陌生,不知道这门课程到底是讲什么。事实上,这是2008年我省针对高中课程开设的一门课程,是实打实的“新人”。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

李学保说,作为一名基层科普工作者,一名教师,会扎根课堂,努力上好每一堂课,用心为每个学生服务。.jpg

因为没有相对应的专业,当时的学校领导就动员李学保去教授这门新课程。带着对新课程的好奇和憧憬,他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期间,教材编写组成员和相关专家对课标、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还有先行课改省份一线老师讲了示范课。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了,可是李学保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自己手头有的只是课本、教学大纲,还有一本与课本相对应的有关实验的书,再也没有其他相关资料。面对教学资源的匮乏,他自费购买了许多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资料,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利用一切可以接触到的资源不断学习钻研。

正在李学保努力学习时,我省高考改革将通用技术课定为考查课。也就是说,这门课既不属于高考科目,也不属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一门没有有效评价的学科,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靠自觉了。

浚县第一中学的校领导认为,坚持素质教育不会错,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不会错,让学生多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坏处。有了学校领导的支持,虽然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李学保还是开始给同学们上课了。开课初期,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学校领导考虑到授课实际,就优先安排通用技术课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在课堂上,李学保不仅给学生讲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动态,还会适时给学生讲一些课本之外的科学基础知识,如在讲“结构与力”的时候,他会补充“陀螺仪原理”;讲到中国古代典型的卯榫结构及其合理性时,会提到鲁班锁等。学校没有通用技术实验室,他就力所能及,就地取材做一些实用的教具,如“三视图展示”“不倒翁原理”等。

不断探索

创新教学新模式

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李学保尝试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学习任务为纲,学生探究为主,教师辅导为辅,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

提起李学保,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他工作认真、踏实,是一位好老师。.jpg

在小组讨论时,李学保鼓励学生采用“头脑风暴”“自由联想”“逆向思维”等方法,同时坚持“自由畅谈”“延迟评判”“禁止批评”“追求数量”等原则。有个别学生不习惯小组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该课与高考无关,这样是在浪费时间。他就耐心对学生解释,人需要培养多方面能力,不能只会做习题。在小组开展活动时,他为每个学生分配了特定的角色,保证人人有事可做,并尝试解决问题,使其有成就感。慢慢的,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情况有了改观。

李学保介绍,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小组学习需要不断交流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

此外,李学保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利用自己的课程优势宣传发动学生,要求学生敢于参加,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他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比赛项目,不关成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也会帮助学生解决查找资料、加工材料等实际困难。他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2年,他被评为市“优秀科技辅导员”。

主动担当

战“疫”有作为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冲击很大。李学保作为学校的技术骨干,和同事们一道寻求网上授课的解决方案,并联系了多家有开展空中课堂条件的公司。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探索,最终,大部分老师选择使用钉钉APP进行网上授课。此外,他和县教育局电教馆保持着密切联系,及时完成了相关统计工作。

李学保(左一)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jpg

在进行网上授课时,李学保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上网课情况进行了摸排,对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学生,联系了相关帮扶单位。一部分学生返校后,进行了定期补课。有个学生家里没有网络,李学保经过了解,发现这个学生邻居家里有WIFI。听说孩子的情况后,这位邻居主动提出与该学生共享WIFI。“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乐于助人的,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子。”李学保十分感慨。

李学保回忆说,疫情初期,有一次半夜学校从浚县教育局领到疫情排查名单,并要求当天5时前完成任务。疫情就是命令。李学保和其他同事一起,及时用电话和几百名相关人员进行联系、沟通、登记,并在要求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心系科普

科技创新有水平

李学保认为,科普和科技创新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科普是基础,只有具备了广大的群众基础,才有可能孕育出创新之花。

面对教学资源的匮乏,李学保(左)自费购买了许多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资料。.jpg

李学保是浚县科协的兼职副主席,经常协助浚县科协为学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如邀请防疫专家进行《慢性病与传染病的防治》科普讲座,并为参加讲座的学生发放了浚县科协编写的小册子《科普知识》。

在10多年来的教学工作中,李学保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不断探索、总结,他的论文《以兴趣小组推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通用技术课堂上对结构稳定性的思考》获得省教育论文一等奖;结合当地实际主讲的《大伾山景区与古建筑的调查活动》《控制论》等公开课获得省优质课一、二等奖;发表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省级课题《通用技术课程中分组优化教学的研究》中担任课题负责人;所作的《可用WPS演示文稿基于VBA的更简捷通用的课堂提问设计》荣获2019年第三十三届“河南省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获得“河南省优秀科技教师一等奖”。

采访的最后,李学保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基层科普工作者,一名教师,我会扎根课堂,努力上好每一堂课,用心为每个学生服务,和同事们一起努力打造有浚县第一中学特色的科技校本课程及教学体系。”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敬丹 赵连侠 文/图)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