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育人 以德立身 ——记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余本海

阅读量: 3,778

科技育人 以德立身 ——记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余本海

3,778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信阳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信阳师范学院就坐落在中国茶都、红色之城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四围青山秀水,高低错落,朗朗书声在这样的地方正合适不过。

进入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余本海的办公室,身着白色衬衣的他正坐于桌前办公,白色衬衣被打理得没有一丝褶皱,身上自带着读书人的儒雅气质,亲切健谈,话语间又让人感受到他思维的敏捷与思想的智慧。


使命在心,重担在肩


1993年,余本海从河南师范大学电子基础专业毕业。作为一名信阳人,抱着要为家乡做贡献的想法,他毅然选择回到信阳,在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系任教。

2018年2月16日,余本海分管国际合作交流处对学生进行慰问。.jpg

2001年至2008年,余本海于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但他始终没有离开信阳师范学院,直至今日已在此校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

提起这20多年信阳师范学院的变化,余本海和记者聊起了之前的一件趣事。省厅领导来过我们学校,发现学校的餐厅、走廊,许多地方都有人在看书,于是在走访结束时很严肃地说:“你们这太夸张了,怎么到处都是小孩在学习?为了应付检查弄成这个样子,没必要吧……”

听到这句话的余本海哭笑不得:“我们没有提前和学生讲,也没有任何的强制行为。学校只是提供了很多公共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都非常自觉。”

2019年1月7日,信阳师范学院校长李俊、副校长余本海调研指导实验室建设与分析测试工作.jpg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余本海对这个身份充满了使命感和敬畏感。养成良好的校风,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引领,在他看来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一,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亲和的教育者


作为和余本海相处时间最长的学生,李盈傧这样说道:“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成长路上遇到这样一位无私的老师,真的让我觉得很幸福。”

2010年在信阳师范学院读完本科后,李盈傧留在这里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学院老师的推荐下选择余本海作为导师。研究初始,项目建模遇到困难,余本海与自己硕博期间的老师进行交流,送李盈傧去华中科技大学进行学习。在那里,李盈傧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师兄的帮助,积极进行思考,探索解决方法。

2015年,余本海指导学生做差动放大电路试验.jpg

而做出这个决定的余本海也在持续关注着此事,常常打电话与李盈傧进行交流,关注他的生活状况以及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握。“回忆起当时艰苦的研究过程,真的都是辛酸泪。”再次想起当时的经历,李盈傧仍然感慨万千。

从农村出来上学的李盈傧常常会面临生活上的窘境,而得知这一切的余本海便默默给予他关怀和帮助。

2013年,准备从漯河乘火车去南京读博的李盈傧口袋里只剩了100元。在火车站愁绪满满的时候,他接到了余本海的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去学校了,学费等费用怎么解决的。尽管有些难堪,李盈傧沉默片刻还是说了自己的情况。得知真相后,余本海说道:“你别发愁了,学费我给你准备好了,你先到我这儿来吧。”

听到这些话,李盈傧表示:“虽然说我是一个男生,但当时在火车站真的很感动。余老师从各个方面都在为我着想,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出去要好好学习,读完博士还要回到老师那里,共同把项目和团队做得更好。”

萌生这个想法的李盈傧在南京大学读博期间非常努力,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便提前博士毕业,然后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回到了信阳师范学院工作。“就像人离开家进行学习,你还是会回到那个家。”提起重回学校的原因,李盈傧这样说道。


严谨的科技工作者


或许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谦和,和余本海交流的过程会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别人说话时,他总是耐心地聆听,并适时地作出回应。

“生活中和余老师相处会非常轻松。他也会像朋友一样和你开玩笑,关心你的生活细节。”待人亲和友善,这一点在余本海的学生李盈傧这里也得到了印证。

“但他可不总是这样,一到学术领域他就会变得非常严谨,不容一丝马虎。”李盈傧表示,“记得曾经有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推敲了有一个月的时间,光公式推导就用了一个月。他一定要让你算得很清楚,必须要求十次推导,十次完全一致。其实那样的计算过程是很繁琐的,当时觉得这样的要求让自己很痛苦,但现在自己指导研究生也会像余老师那样严格。因为做学术,它来不得半点虚假浮躁,必须一是一、二是二。”

余本海正在与学生谈心,交流生活、学习情况。.jpg

当记者提到研究领域,余本海表示:“目前,我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强场激光下的原子分子光物理,主要研究强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电离电子超快动力学行为……”“但是这个东西,它是属于基础物理领域的研究。”说到这里,余本海爽朗一笑。

基础物理方面做出了哪些成效?三言两语真的说不清。爽朗的笑声背后是他藏了太多的语言和热情,也是他无法言说的无奈。

对于这个他怀抱着极大热情甘愿为之奉献青春的领域,他多希望能够与人分享,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或许您可以尝试着讲一讲,也许我们可以听懂一些,因为科技领域也是普通人虽然好奇却无法企及的领域。”听到记者的这句话,余本海又重新打开了话匣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中学我们都学过光电效应,它是说光照射在某些物质表面会激发出电子,进而形成电流,这是相对简单的一种电离行为……”一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余本海的话语满是激动和热情。


理想主义者


作为一名从事科技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余本海始终想将自己的专业与教学完美地进行结合。

曾经是物理学院院长的他非常注重对大一新生的科普教育。在他的努力下,学院也承担了市科协、科技局的很多科普活动。

此外,余本海还一手组建了“星空物语”天文爱好者社团。他表示,“社团有天体物理方面的博士作为指导老师,学生团队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有一些过去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感兴趣的学生,现在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支持,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余本海说:“学生们要到社区里为老百姓进行讲解,我们讲天狗吃月亮、月亮是怎么被挡住的……有专门的展板为大家进行展示。将这些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大家听,往往需要准备好几天,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公共服务意识有很强的提升。”

微信图片_20201029111530.jpg

“怎样让社会上的人都能够了解物理?组织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进来,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很多科学家走上这条路,起初不就是受到某种启发而爱上这个事情的吗?”余本海表示,“让大家对科学这种基础学科感兴趣,无论是对社会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好处的。所以说,科普工作应该扎实地做到位,让科学深入人心!”

除了注重学生兴趣与爱好的激发和培养之外,余本海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质量。基本每年只招一个学生是他的原则,“一个就要好好地带,把他们培养好”。

对于学术,余本海也有着自己的执着与坚持。他认为如果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在学术上很难做出成果。“每天8时一定要到工作室,12时才可以离开。中午2小时休息,再开始下午的工作,18时结束,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后19时又回去工作室,待到22时。”已经参加工作的李盈傧提到老师的严格要求,还是会有一点“紧张”。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科技工作者,或许都不如用“理想主义者”一词来形容余本海更为贴切。他不仅想在科学领域建功立业,更希望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学生,促使学生们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余本海坚持走科普之路的初心未变,让科技花开硕果遍地的理想终能实现。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洋洋 王思奇 文/图)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