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瑞鑫(左三)和学生在研讨课题。
12月21日下午,在河南省“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之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邵瑞鑫的手机就陆续收到了数十条信息,发信者除了亲朋同事,大多都是邵瑞鑫的学生,而短信内容都是祝贺她入选2021年度“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同样是在两个月前,经过邵瑞鑫的指导,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读硕士龙昊驰等5位同学的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创青春”省赛金奖。那一天,她的手机也是不停地收到各方的祝贺信息。
“80后”老师带领“90后”学生相继在创新领域收获殊荣,不仅是让人为之称赞的业界美谈,还诠释了青春梦想与创新创业的交织相融。今天我们不妨捋一捋这背后的故事,或许能为您带来更多有益启示。
“让年轻人早点接触科研”
和其他高校相比,河南农业大学有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春夏秋冬,总能在教学楼里看到学生们围坐成圈,或在剥玉米、或在数麦粒,忙活着考种的画面。
对于农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考种是日常必操作的内容。12月27日上午,根据导师邵瑞鑫的要求,2021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龙昊驰、杨留洋等5人,在农学院一楼完成玉米考种任务的同时,还进行了一次食用菌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课题辩论。
邵瑞鑫(右二)正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今年下半年开学不久,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由邵瑞鑫牵头,以学生为主,成立了“玉米绿色栽培与高产高效创新团队”。龙昊驰等人组成的小队属于该团队下的一个分支,邵瑞鑫给他们的课题确定的研究方向是生物有机肥在中低产田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技术。
“要让这些年轻人早点接触到科研项目,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管是科研理论,还是实践技能,都能适应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需求。”邵瑞鑫说,“过去,许多高校研究教学的模式,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能没有选择地单方面吸收,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掌握先进的科研理论和实践技能。久而久之,研究生的思想消极,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积累提升学生科研素养,通过科研活动丰富课堂前沿知识,使得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10月18日,龙昊驰等人的参赛作品《卓圃番茄——打造河南高端水果番茄领导品牌》经河南农业大学推荐,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上荣获金奖,奖金2万元,并作为“金种子计划”项目被推荐至团中央。
除此之外,邵瑞鑫修正指导的参赛项目“粟梦兰考”,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今年9月,邵瑞鑫也被河南省教育部评选为河南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科研路上永远做个少年”
课题辩论结束时,龙昊驰对着桌上的手机说了几句,便挂断了视频连线。他是四川丹棱人,口音中偶尔夹杂的方言词汇,“川味”十足。
地图软件显示,龙昊驰家距学校最短路径也有1308公里。而他之所以来豫读研,和视频里的人有着巨大关联。
此时,在60公里外的新郑市辛店镇王庄村,卓圃农场负责人高斌和几个“师弟”刚刚完成课题辩论。4年前,高斌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时,邵瑞鑫是他的班主任。
2019年,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农业论坛上,高斌和龙昊驰意外相识。前者扎实的农学知识储备,让后者颇为敬仰,这才有了他辗转千里求学的故事。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支撑。凭借着两人相识的原因,邵瑞鑫把生物有机肥项目落在了高斌的卓圃农场。
该项目实施后,不仅拿下大奖,而且在推广利用方面收获颇丰。获奖后,龙昊驰把研发的新型生物有机肥及配套施用技术引回四川老家。该技术应用在柑橘种植上之后,让丹棱“果冻橙”跻身“橙界”顶流,成为时下网上的热销品牌。
有了创新技术支撑,卓圃农场也成了受益方。农场出产的水果番茄每公斤售价40元,其作为有机高档水果受到市场热捧。前不久,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专程去农场开展调研,现场鼓励高斌:有技术的年轻人要继续努力、积累经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希望他们今后在科研的道路上,永远做一个少年。”团队一系列成熟的案例,让邵瑞鑫对自己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的研判,也让她主持的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她说,科研需要“青年思维”,今后要把科研实践与教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优化总结,并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不了10年,眼前的年轻人都会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增砖添瓦。”
所有未来,皆可期待。
(本报全媒体记者 雷建树 丰 硕 杜 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