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始终坚守战“疫”一线;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他带领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发展致富产业,他多措并举,致力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他就是河南省科技馆副处级干部王宏亮。去年9月,他被河南省科协派驻鲁山县任职副县长兼鲁山县董周乡党委书记。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从省直机关相对单一的工作岗位到县乡独当一面,王宏亮深切体会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如山。他快速完成了岗位转变,开始在绿色大地上书写壮丽的诗篇。
王宏亮(右)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是王宏亮面临的一场重要战“疫”。对此,董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王宏亮担任乡级总网格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网格化工作模式,全方位开展地毯式排查。乡级总网格下设工作片区分网格、行政村小网格、村民组细网格,形成联动的网格化防控格局,持续落实重点人员排查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筛查登记、送医留观、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同时,他第一时间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设立6个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社会防控组、行业防控组、社会稳定组、舆论宣传组、医疗保障组、督查检查组),班子成员既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在确保疫情防控不出问题的基础上,保障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董周乡全面加强重点场所管理,要求辖区内商超、宾馆、学校等场所,严格落实戴口罩、量体温、扫码登记等防控措施。“织密疫情‘防护网’,当好群众‘守门员’,疫情不解除,防控不停歇!”王宏亮坚定地说。
在来鲁山县任职之前,王宏亮还曾在范县陈庄镇杨吴庄村任第一书记,他深知党员干部要常下乡走走,多看看“基层百态”,多听听“满腹牢骚”,多想想“群众急难”;要主动投身、全方面融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主战场,为群众办实事、办成事。这一点从董周乡人居环境的变化可见一斑。
为营造齐抓共管的人居环境治理局面,董周乡压实各方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由王宏亮带头担任网格长,把全域34个行政村划分为8个片区,各班子成员实行分包责任制,各包村干部、村“两委”对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履行主体责任,有效调动各方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董周乡对辖区内207国道沿线实施专项治理,排查问题100条,分村建立台账,限期整改,目前已拆除私搭乱建15处、临时性建筑1730平方米,实现辖区内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董周乡每季度还开展一次集中观摩活动,以片区为单位分别进行观摩、评分、排名,并召开全乡干部大会进行总结表彰,前两名给予奖励,最后一名责令整改。董周乡突出打造南张庄村、石峡沟村等人居环境亮点工程,并在全县人居环境观摩活动中名列前茅。“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牢牢牵住‘牛鼻子’,以党建为引领,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乡村不仅有‘面子’还要有‘里子’。”王宏亮说。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董周乡的产业发展“蓝图”在王宏亮心里也有了雏形——酥梨种植、食用菌栽培的产业基础好,要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以酥梨、蓝莓、血桃等鲁山县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百果园,园区周边修建民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多措并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产业保障……
“通过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王宏亮充满信心地说。(本报记者 尹鸿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