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往事: 难忘的1995到1998

阅读量: 4,764

腹针往事: 难忘的1995到1998

4,764

任何一种针灸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形成,都是一种临床的偶然。是建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出于好奇不断探索;在传承基础上形成新的技术,继续深入研究找到规律成为新的疗法。

腹针疗法发明后,最早临床重复性验证是由许多西医专家参与下完成,他们用西医的方法进行评价,使腹针疗法趋于理论与方法学上的相对先进和完善,不仅为腹针向世界传播建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也说明了中国医学多源化的特点,90年代中国西医思想开放,老一代的医学家都毕业于60年代,许多西医都经历了毛泽东东主席提倡的:“一根针,一把草”,把卫生工作放到农村去。用培养赤脚医生的方法,解决了六亿人健康保障问题的时代。       

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医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习近平主席也有深刻的体会、韩启德院士、樊代明院士等许多医学家都是亲历者,为构建现代中医默默地进行着奉献。

腹针疗法发明后,1994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成立腹针研究室开始|推广,非常巧合1995年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成立是腹针疗法在脑病康复医学领域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腹针走向多学科深入研究的起点本文用口述史的形式对那段历史进行了回忆,让大家了解腹针疗法是上一代中国医学界中医与西医人共同帮助的结果。作为发明人只是在大家的好奇心的推动下,逐步完善和扩大临床应用领域迈向成功。

把远去的历史进行还原,通过回忆让大家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对于腹针为何能够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与西方医学沟通无障碍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的传播便能够理解。对近代中国医学也从一个侧面进行了客观地介绍,对建立中医和中国文化自信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现代的崛起源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是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在国家与社会极度贫穷的基础上开始的变革运动。

医疗保障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文革十年动乱是中国现代史上经济最艰难的时期。毛泽东主席用:“一根针、一把草”的振兴中医政策化解了当时缺医少药带来的社会危机。

50年过去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文革期间最后一届的医学院毕业生,大约都在72岁高龄。当年中医学院不仅数量少、规模小,在中医领域中仅占极少的比例。老一代原生态老中医都在九十岁以上的高龄,目前已经进入中医人才断层期,历史被人们渐渐淡忘。

 腹针疗法的研究开始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也是1972年,从针麻引发世界对针灸的关注,随后发生了中国对中医的再认识。西学中开始更多的人参与了经络的研究,腹针伴随着近代中医与针灸的发展走向成熟。到1992年发明腹针疗法,跨度20年是那段历史发展和文化觉醒的见证。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形态,时至今日成为现代针灸学科发展的活化石。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延续着生生不息的岐黄精神。

(图为本文作者薄智云本人


自古时势造英雄,需要回到历史中


2017年9月19日下午突破收到一个比较陌生微信号发来的信息,看到内容后,才知道是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李文荣主任女儿的微信。告知:”薄主任好,我父亲于2017年9月16日21:15因病医治无效在总医院去世。”噩耗传来,令自己感到非常震惊!晚上静下心来,二十多年前被尘封的往事,由于老友突然的离去,突然涌上心头,挥之不去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尽管大家相交在二十二年前,曾经共同书写了腹针走进新疆的一段佳话。自己的秉性,对人生中一路走来的朋友们都心存感念。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每年都会在传统佳节电话向老兄和嫂夫人问候,表达一下心中的惦念。让大家对曾经的合作成为永久的记忆,深刻体会到:和一个大的医院合作是一段人生的经历,而期间相交的朋友则是终身的友谊。是人生路上的知己,一段时间内在事业上相互欣赏和敬重的精神伴侣。  

李文荣主任,也是山西人。1965年,山西医学院毕业后,支边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工作,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老专家。1994年他看到《健康报》刊登的一则消息,是关于腹针治疗小脑萎缩的报道。

利用返乡休假的机会,特意到山西省针灸研究所腹针研究室来拜访,说明对腹针治疗小脑萎缩充满兴趣。当时是夏天,正在举办全国的腹针第一期学习班。说起来有点惨不忍睹,尽管发出去举办腹针学习班的信函有近百份之多,但是参加学习的人只有五位学员。当时课程安排,上午看病实习下午讲课。病房的患者主要是多年中风偏瘫,还有个别的几位小脑萎缩。正好来一位河南患脑血管病后遗症五年的患者,是首次慕名而来。


李主任了解患者情况后。大约是出于好奇,认为不可能如此长的脑血管后遗症病程的患者还会有效。他是内科主任医师,对神经内科疾病的学科进展比较了解。因此,提出是否可以请他检查一下?

检查结束后,开始腹针治疗。所用的处方针刺结束后,大约两、三分钟问了一下患者,没有任何酸麻胀痛的感觉。然后请李主任再进行检查,患者的下肢肌力已经提高二级,上肢的功能也明显改善。几位学员都感觉非常神奇,李主任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时激动的讲:“薄主任明年哈密瓜下来的时候,我请你去新疆讲学。回去之后,我会尽快的向院首长打报告”。后来李主任回新疆后来了几份信,互相问候随着时间的延续慢慢淡忘。

直到1995年的夏天,李主任再次来信确定8月份邀请到乌鲁木齐讲学。后来,多年的交往后才知道,李主任和自己的性格非常相仿一诺千金。只要他答应的事,即使有一定困难都会尽力的办妥,以免失信于人。

1995年是腹针的转折点,原定与山西省针灸研究所的合作仅仅一年,便由于特殊的原因被迫中断。自己迫于生计离开山西,到内蒙去讲学。大约呆40天左右,根据和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的约定时间,飞到新疆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苦旅,去品尝新疆的哈密瓜,实现了人生的转折。


走出西口去谋生,无本求利上征程


中国是农耕文明大国,沿袭上千年的人文历史,形成了北方地区特殊的人文生态。山西老年人留下的历史文化习俗:“穷不往南,富不往北”。说明从山西向南方延伸,越向南去,经济越发达;是有钱人发展的地方。从山西向北延伸,生态环境越来越差,经济越来越不发达。“走西口,闯关东”,历史上中原穷人逃荒谋生的地方。当年去内蒙奈曼旗蒙医院讲学和第一次去乌鲁木齐,其实都是为了谋生走西口。也是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践行人生的起点。是自己在国内飞得最远的地方。好像置身于另一个国度,少数民族的风情和特殊的人文生态,这些都使自己大开眼界。而且,为腹针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推广增加了自信。一切都必须感谢李文荣老兄,是他把自己带到了新疆,让腹针在新疆得到了非常有序的传播和深入的研究。


初到新疆便得到了李文荣主任的热情接待,请医院派了最好的车,李主任亲自到机场去迎接。而且院首长也参加了欢迎的晚宴,使自己感觉诚惶诚恐,只能用热情的工作来进行报答。

所有的工作安排紧张而有序,每天上午进行临床带教,下午和晚上进行理疗科全员的腹针培训。希望尽快地把几十年的研究成果都教给大家,认为新疆地区离的太远。即使全部教给大家,对于自己而言也不会有任何影响。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山西,到新疆的机会不可能太多。教学与临床大家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真诚,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尊重。约定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在紧张的工作中结束了,首次赴新疆便带来极大的震动。最多时患者一天高达82人次,由于自己治疗每位患者都非常认真,疗效极佳。大家学习腹针的热情丝毫未减,只是大家的疗效却不太满意。李主任知道腹针好学难精,并了解我当时后面工作没有太多的安排,因此,又尽量挽留了半个月。

陆续医院的各级首长、直至院长,希望自己穿军装按教授级别特招留下来。而且,给了许多优惠的条件,但自己一再坚持,我的事业在全国。后来由院方提出,大家合作成立腹针脑病康复中心,自己才真正认识到腹针疗法的价值。这些都是由于李文荣主任把他见到的腹针的神奇介绍给大家,由于他在老专家中有极高的威望所以医院对他的建议都会支持与采纳。一切都是老兄的玉成,而腹针也比较争气为科室和医院的特色专科形成了一个品牌。经常受到媒体的采访和报道,提升了医院在脑血管病康复领域的知名度。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成立,不仅得益于腹针在乌鲁木齐期间疗效的神奇;而且更得益于李文荣主任和院领导对腹针疗法的赏识。短短的几天内,大家便签署了协议,成为连续合作四年的伙伴;为部队和新疆培养出来一批优秀的腹针人才。尽管二十多年过去,腹针在新疆地区的影响深远,还有其他的医院继续演绎着腹针的传奇。只要大家提起,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都知道是新疆地区腹针最早的发源地。


自古天无绝人路,曲径通幽有妙处


“走一处,不如守一处”。在一个医院努力工作近二十五年,自然会治愈无数的患者成为名医。一位在医院春分得意,很有影响的名医。下海后成为一名不闻、身怀绝技、漂泊四海的走方郎中。苦于对未来的生计发愁时,天下掉下馅饼来,得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李文荣主任和院首长的赏识,提供了优厚的合作条件,从内心非常的感激。合作条件只是要求总医院是腹针在新疆唯一的合作单位,向其他的新疆地区医院技术保密。从那时起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技术在合作的项目中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


在中国现代史上,针灸技术作为资本和三甲西医院合作并不是太多。说明西医相对思想比中医更开放,对于好的技术他们承认针灸的技术价值。而且愿意采用经济的方式进行交换。腹针技术经过师承教育的方式为医院培养人才,医院从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经济效益中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报酬。

当时针灸治疗一次的收费标准是每人次4元,而腹针治疗一次由于操作难度较大、疗效确切。打报告审批后医院把收费标准调整到每人次30元。医院认为是腹针技术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拿出一定比例给师父是合理的。在20多年前,乌鲁木齐总医院能够认识到腹针的价值和找到培养人才留下技术、建立品牌的方式。应当是一种思想上的开拓进取精神,此后虽然合作过太多的中医院,但最开心的应当是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因为,彼此之间的合作是对中医技术的肯定和尊重,在中国认为你的技术就应当向国家无私奉献、甚至进行剽窃!国家是大概念,每个医院都以为自己是国家的企业,都应当对他们进行免费的馈赠。


黄金有价医无价,没有保护难做大


从腹针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成功合作的范例中,给我们对中医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反思。知识产权保护是为了使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更大化地服务于社会,采取的保护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发明者利益的法律手段,推动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知识产权保护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所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成为联合国主要的职能组成机构之一。但联合国成立之后,中国一直被排斥在联合国组织之外。所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游戏规则都是根据西方文明的知识结构特点而制定,所以套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很难适用于中医的知识特点。曾经多次请教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针灸属于实用技术范畴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不能进行保护。其实,西方的许多技术同样可以得到保护。针灸处方在美国也同样可以得到专利的保护。说明我国并没有根据中医和针灸学科的特点制定与行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使中医和针灸只能以商业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制约着中医和针灸快速的传播与发展,甚至导致侵权剽窃横行,扼杀着中医知识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创新。导致中医核心理论与技术随着老一代中医人的凋亡而成为永远的秘密,使中医蒙受灭顶之灾。如果,中国没有建立世界针灸与中医游戏规则的智慧与勇气,将会给国家与民族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当时,李文荣主任和医院选定的一批弟子们都是当时理疗科最优秀的医生,几十年来大家都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年龄最大的弟子刘登娥主任也已经是


76岁高龄,是新疆地区老一代的名医,为新疆地区针灸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许多贡献。邹西兰也是60多岁的老人,退休多年的专家;而且,曾经有一段时间到北京薄氏腹针研究院到广东和广西协助进行腹针疗法的传播;当年最年轻的医生郭万刚也成为主任医师,调到总医院中医科担任主任。他们也使我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成立是两个临床科室联合起来共同组建。其中,由李主任征得中医科孙启文主任的支持后,从中医科病房抽出十张病床;并指定一位年轻的住院医师卓鹰负责住院患者的管理,中医科的护士长是李文荣主任的女儿李雪梅,也是医院非常优秀的护理管理人员。使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病房得到很好的管理,而门诊设在理疗科由李主任亲自过问。在院首长的全力支持下解决了场地和人员问题。

当时由医院负责医疗的石副院长担任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主任、我担任第一副主任、随后是李文荣主任和孙启文主任负责中心的副主任。对我而仅是虚名,主要由李主任和孙主任分别负责。但在李主任的管理下,大家齐心协力使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孙主任也成为腹针迷,对腹针给予全力支持,而且自己也学习一些腹针治疗简单病的方法,大家谈起来有了共同的话题。

而卓鹰是当年最年轻的医师,总是希望有机会更多的学一些,只好收了一个医院领导指定培养人才编制之外的徒弟。后来,一直热情参与腹针的各种学术活动,现在也成为一名省级名医。

李主任管理有方,把军区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工作抓的有条不紊。临床科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使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得到了深入研究。在与李主任长期的交往中,生活上总是有老哥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周末,医院的高职食堂停火,都会把自己请到家中,嫂夫人做可口的饭菜招待;陪着自己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日。四年的合作期间,大家相处非常默契,总是在彼此的交谈与启发中相互学习与受益!

李文荣主任虽然是西医内科主任医师,但他对针灸的热爱,情有独钟。后来了解到,他曾经把新九针发明人师怀堂老先生和头针发明人焦顺发老先生都曾经邀请到医院讲学,使大家的临床水平得到尽快的提高。

“待人以诚”是山西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言必行,行必果”是那个时代文化人的特点。既然大家合作便把精力放在临床带教的工作上来,因为其中有大家共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使几位弟子的水平在第一年便临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临床治疗患者与临床带教完全是两码事,看病只要患者觉得满意便可以;而临床代教不仅需要患者满意,还需要弟子们有所受益。力争做到治疗有效果、操作规范、整体流程设计合理而且还需要讲出其中的道理。


“师徒如父子”其实是说明,如果没有非常密切的近似于血缘之亲的关系,师父的独门绝技很难拱手相让。因为,这些看似简单的技术是长期研究与总结的技术结晶,许多都是赖以谋生手段。师徒关系好是传承的基础,才可能把几十年发现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告诉对方,使大家的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所以针灸中许多核心的技术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军人是值得信任的人,此外还有双方共同的经济利益?所以在1995年我们便共同书写了跨地区的中医师承教育,比广东省中医院影响全国的师承教育还早约七年的时间。教学相长,在军队这个相对独立,较受外界影响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用了四年才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模型。自己获得了经验,大家成为了名医、医院建立了品牌、腹针扩大了影响使大家都满意。同时还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中医知识产权保护的商业模型。

曾经中国是世界的低端产品加工厂,为西方的一些商业品牌进行代加工,只能收取极低的加工费。而针灸的技术含量比所谓的品牌所含技术含量大得多,根本无法等量齐观但却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只能在极少的范围之内使用,无法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而腹针在1995年便与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说明只要有合理的鼓励机制,中医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中医和针灸完全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找到一条利用经济利益链的方式,替代农耕文明生态下的师承教育模型。推动中医的快速发展。


进入医道似海深,永于探索敢攀登


部队是个大家庭,在乌鲁木齐总医院的四年,使自己对军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时间观念极强,纪律严明。每次医院安排车辆外出公务,下楼后车总会提前几分钟到位等候出发。早上上班时,差几分钟到点;可以看到70多岁的老专家也会把帽子夹在腋下,跑步在指定的时间内跨入医院的大门。绝少有人迟到。这些都感染着自己成为一个守时的人,把过去曾经懒散的习惯改掉。

高职食堂成为信息传递与学术交流的的聚会场,李主任把临床见到的许多神奇疗效说给许多不同专业的专家。微笑的表情、缓慢的语速和对腹针理论深刻领悟,转换成西医理论中大家熟悉的语言使餐厅成为腹针疗法传播的集散地很快传遍医院。

腹针在总医院期间,也是李主任靠着他的威望使许多不同专科领域专家对腹针刮目相看,各专科把各种疑难病介绍来会诊,然后把治疗的结果反馈回来。使腹针治疗的范围得到不断的扩展,也使自己对腹针产生了更多的自信。所以,腹针形成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西医专科专家的共同参与,使腹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许多疑难病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李文荣主任不仅耿直,而且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观察事物非常敏锐。能够很快发现问题所在或腹针的亮点,使腹针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四年,是腹针继续深入研究的阶段。由于不考虑经济效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研究与思考,为后来多学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正是由于李文荣主任不从事针灸学科的研究,我们不存在利益之争,大家才能毫无保留地畅所欲言,从第三者的视觉角度给自己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建议。

记得神经内科主任当时便邀请会诊了许多危重的脑血管病患者,后来在《中国针灸杂志》发表了一篇:“腹针醒脑促醒”的文章,患者都来源于神经内科。当时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病房并不具备抢救危重脑血管意外的条件。因此,除我们自己的病房外,还安排一位医生为其他许多病区的患者进行会诊。

记得当年还治疗许多眼底病患者,一位维族的小女孩仅四、五岁患视神经萎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视力基本恢复也在《中国针灸杂志》进行了报道。随着大家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的工作主要由弟子们进行治疗。自己的工作负责疑难病患者的会诊与其他难治疾病的指导,对于特殊的疾病如眼底病则属于自己治疗的病种。后来,小儿脑瘫也成为中心治疗的范畴,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当时,李主任根据他对腹针的了解建议成立:腹针脑病康复中心的目的,便是为了比脑血管病后遗症有更广脑病的治疗。腹针确实做到了!

除了繁忙的工作大家都喜欢读书,而且,下班后的时间非常充足。他当时已经非常敏锐地感觉到,未来心理疾病可能高发开始研究心理学。而自己则把更多的时间进行哲学与宗教的学习,并常常进行深度交流。记得由于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腹针脑病康复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使成都军区总医院对腹针产生了兴趣。经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的邀请飞到成都天怀镇的医院去为中医科讲学,使自己第一次进入四川品味了成都的美食。遗憾的是由于北京工作开始繁忙,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深度合作。


为播薪火走四方,医学生涯路漫长


想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对于一个只会读书不善经营的人来说非常艰难。机缘巧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给自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使自己把新疆的收入弥补北京早期创业的艰难,使自己能够得到平稳的过度。可以基本能够维持收支平衡,慢慢地站稳脚跟逐步打开了局面。


离开新疆之前,李文荣主任建议举办新疆地区腹针培训班,为新疆培养了一批针灸人才。在扩大腹针在新疆影响的同时,也使边疆地区的针灸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给医院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李文荣主任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精彩。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在新疆的那段时间里,也是自己在北京最艰难的岁月。在北京拼搏,疲惫不堪时。一回到新疆,便可以在老兄的关照下放飞自己的思想,进行短暂的调整,把身心投到学术研究和更多疑难疾病的探索中。慢慢地使腹针疗法,逐渐升华。而李文荣主任西医方面的学养和人生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使彼此变得越来越豁达。

自己几十年来的习惯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李文荣主任比较关注政治,对社会和政治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受他的影响自己慢慢要走入了社会,开始关心一些国家大事。这种知识上的互补,自己感觉妙不可言。因而成为永远不会给对方带来任何相互伤害的知己,大家都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中,都没有一点私心完全是为了事业和国家。和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的合作,开始仅有三年。临近结束时李主任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弟,我还有一年才离休。我们再合作一年,给我帮帮忙吧!”只是一句话,我们又合作了一年。临别赠言,老兄告诉我:“将来,您与任何单位的合作,都必须把整个的针灸科都吃掉。由于腹针有强大的优势,否则会在单位内恶意竞争引起混乱”。

正是由于李文荣主任的提醒,在后来的所有单位的合作中。我们都采用了这样的思想方法,避免了在腹针推广过程中带来的内耗,如果不能把针灸科包容其中,便会形成嫉妒而引发许多不快。中国文化的特征:男人喜欢嫉妒,女人喜欢吃醋。这是一个惯例,如果我们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能考虑其中,也会有许多的烦恼。

曾经合作的伙伴,永远的朋友。尽管已经离开新疆20年,但是,李文荣主任是我经常的挂念,非常怀念这位兄长。所以即使是在最忙的时候,也会逢年过节,给老兄打个电话,向哥嫂问候!

往事如烟,思虑不断。人人都是过客,只有同时代人和自己的后代,才能有所记忆。其实还有另一类人,那些曾经的朋友,永远的知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会永远的将您铭记!

                            

  薄智云)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