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子三下乡

阅读量: 35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子三下乡

356

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史解码,探寻红色DNA”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十余名学生在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开展首轮实践活动,响应国家号召,做到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实践团队进入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的是巨型浮雕墙《燎原》,该浮雕以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论断为内涵,概括出整个鄂豫皖地区革命斗争历史,以立体的艺术语言,整体地把握历史,再现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在此驻足,向浮雕上49位革命先烈致敬,实践团成员注意到在浮雕的右上方,赫然雕刻着几枚闪闪的勋章,经实践团成员与讲解人员交流,这几枚勋章正是熠熠生辉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它们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苏区人民功勋不朽。

同样,由英名墙、永生火炬雕塑和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形势图组成的英烈广场在烈士陵园显得分外耀眼,在这里,实践团成员对形势图进行了记录观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地面上的26盏地灯象征鄂豫皖苏区当时建立的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随后实践团成员英烈广场进行了记录,在英烈广场进行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了陵园,这里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的遗骨,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在这里,实践队伍成员向烈士默哀致敬、敬献花篮,并参观了烈士纪念馆,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实践队员王博冉表示:“正是一位位先辈义无返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自由,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的生活和富强的祖国。”

随后实践队伍前往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该纪念碑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牺牲的 13 万余英雄儿女。碑身正北面为朱德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其余四面分别为许世友、吴芝圃、刘名榜以及全县烈军工属的题词。在参观工程中,实践团成员肃立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仰和缅怀。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又深沉的气氛,让人感到无比肃穆。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安烨表示:“正是因为这些先辈的前仆后继,所以才能有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自觉继续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先烈们用宝贵的生命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信阳县,更是做到了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大别山的红土地孕育了革命的火种,大别山的老百姓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实践队伍在英雄山下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表达了同学们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惟有牢记使命、担当实干,才能将先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明白更应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做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自我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同样,实践队员学习到了大别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坚守信念、对党忠诚,依靠群众、团结奋斗,不畏牺牲、无私奉献,胸怀大局、勇当先锋。实践队员应做到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时代要求,大力传承与弘扬大别山精神,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