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洒田间 丰收送万家 ——记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颖

阅读量: 368

汗水洒田间 丰收送万家 ——记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颖

368

“在农技推广一线工作30年,只要先进的农业技术能真正落地开花,看到农民丰收喜悦的笑脸,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田间地头说这话的,就是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颖。

王颖,女,汉族,邓州市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93年7月参加工作,自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在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积累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农技知识和实践经验,能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创新农业生产新模式、新方法,及时解决农技推广中的疑难问题。

她先后主持参与实施了“沃土计划”、“千亿斤粮食标准良田建设项目”、“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建设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有机质提升项目”、“氮肥减量增效技术”、“秸秆还田机械深耕技术”、“耕地轮作项目”等科技推广项目20余项,提高了作物产量,改善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节支增收,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创新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禾谷类杂粮优质专用高产高效品种筛选及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与布局”、“豫西南半湿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河南省小麦、花生、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砂姜黑土改良技术”等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通过科技支撑、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产量水平。在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颖同志30年如一日,奋战在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送科技下乡,穿梭在农田,促农民增收,促乡村振兴,不管走到哪里,就把科技传播到哪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只要有人,无论多少,她就开讲,讲技术、讲结构、讲产业。凭着“一腔热血、一技之长”,把论文踏踏实实地写在了大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二十大精神。不断创新,勇于奉献,积极服务“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农业生产,切实履行了一位党员,一名技术人员的职责和担当,将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书写在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业绩。

她先后获得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南阳市2017年度优秀驻村扶贫干部、南阳市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工作者、南阳市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南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全国科协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和南阳市第七届、八届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省部级成果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农业地方标准3项 ;发表论文30余篇。

奉献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王颖同志根据邓州市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市场,主要参与制定酒用高粱标准化种植技术,鼓励企业发展酒用高粱订单农业。在她的积极参与和指导下,邓州荣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集团签订高粱种植订单2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1万亩,亩产472kg,亩收益1125元/亩,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80个,示范带动酒用高粱面积3000亩。截止目前,邓州市高粱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5.4万亩扩大到16.5万亩,形成了豫西南最大酒用高粱种植示范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酒用粮加工企业到基地观摩、考察,酒用高粱种植产业逐步发展。

目前,王颖带领部门技术团队已与100余户种田大户结成对子,为他们提供不同作物的“技术套餐”,科技服务上百次,解决技术难题上百项,增加种植户和企业经济收入上百万元,逐步夯实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为群众插上科技“翅膀”

邓州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2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素有“河南粮仓”之称。为使220万亩小麦实现全面丰收,王颖和她的技术团队,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季,从“科技支撑”到“高产创建”,从“测土配方施肥”到“有机质提升”,通过定点定株分析,把每亩23万粒种子、40万颗麦穗重新定义,用二十万分之一,甚至是四十万分之一的精细,给每一粒种子、每一颗麦穗插上科技的翅膀,终于完成了小麦新品种筛选利用技术、土壤基础肥力改善提升技术、小麦化肥替代减量应用技术、小麦绿色播种技术、小麦丰产节水灌溉技术、防灾减损配套技术等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单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2020年,“豫西南半湿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成果奖二等奖,该项技术在邓州市推广应用面积1050万亩次,平均亩产437公斤,总增产小麦35530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83114万元。同时,通过试验公关、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引导群众实现了从简单的“会种地”,到 “慧种地”。

农技推广工作,重在推广。根据农民的需求,她积极创新推广形式,根据农事特点结合邓州市实际,主要参与制定了“四季送科技规划图”,通过图册、连环画的形式,将春种、夏管、秋收、冬播中播种深度等科技知识配上讲解图画,开展田间示范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分乡镇、区域建立一批示范田,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农业生产关键节点,现场指导培训随喊随到,还通过网络视频、手机信息等方式传播种植技术。2022年以来,作为主讲人和带领部门技术团队,开展了“乡村产业振兴”、“化肥减量增效”等各种形式培训活动,累计培训235期次,累计培训各种涉农人员3.5万余人次。培训形式多样,包括课堂培训、实地观摩、电话咨询、微信服务、网络视频等;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宽渠道、多形式、求实效、讲实用、重实际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提高农民科技种田、生产谋划、市场营销水平。近年来,邓州市累计推广应用1600余万亩次,增产粮食3.8亿公斤。

攻坚克难改进砂姜地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耕地就是农业的命脉。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最基本条件,“禾丰”就必须“地沃”。

邓州市有120余万亩易涝上浸地,这种耕地土质粘重,适耕期短,干了犁不动,湿了犁不成,被农民称为“最难犁的地,最难种的土。”这种土地成为了农户粮食生产由中产向高产跨越的主要技术瓶颈,成为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邓州市砂姜黑土改良技术攻关团队主要成员,她和团队从土壤改良入手,开展“良田、良种、良法”融合试验,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创新与集成,突破了技术瓶颈,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在节本增效上,在保证试验示范区粮食夏秋两季每亩各增产75公斤的前提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人工等种植综合成本下降15%以上;农机作业环节、作业时间、作业费用平均降低20%以上;项目区实现每亩年节本增效400元以上,12.5万亩辐射应用区每亩每年节本增效120元,实现节本增效1500万元以上。

王颖同志的扎实业绩和优秀品格,赢得了上级领导、同行同事和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扬。作为技术专家,她业务精湛,平易近人,耐心为农民解难传经;作为领导干部,她严于律己,作风正派,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为共产党员,她信念坚定,兢兢业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李太宇)

后附工作图片:

图1:2023年5月22日,王颖(中)与同事在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进行小麦测产称重等工作。

图2:2023年5月9日,王颖(左一)与同事在邓州市智慧农业中心高标准农田查看小麦长势情况。

图3:2022年10月14日,王颖与同事们进村入户发放“邓州市2022-2023年小麦备播及前期管理技术”技术资料,并现场进行讲解。

图4:2022年8月22日,王颖(左一)与同事们在邓州市腰店镇黄营村为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秋作物中后期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图5:2021年5月27日,王颖在邓州市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会上讲授了“邓州市主导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图6:2020年8月4日,王颖(右一)与同事在邓州市湍河办金雷村开展“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禾谷类杂粮作物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试验”田间记录调查。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