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庙街乡:垒起“小灶台” 吃上“大锅饭” 聚合“众民心”

阅读量: 2,289

舞钢市庙街乡:垒起“小灶台” 吃上“大锅饭” 聚合“众民心”

2,289

谷雨过后已是暮春,暖阳不燥、微风和煦,舞钢市乡村田野里满是“舒服”的味道。4月23日中午,虽已临近饭点,可忙碌了半晌的庙街乡庙街村村两委会干部和村民们却并没有赶往各自家中做饭、吃饭,而是纷纷来到村委会大院,向一处飘着大锅菜香的临时灶台聚拢过来。

“这几天村里‘三清’工作开展得正紧张,大家伙儿在这里将就一顿,不耽误下午继续干活。”村党支部书记张向武是带领村民“垒起‘小灶台’、吃上‘大锅饭’”的发起人,据他介绍,最高峰时期,在村里吃“大锅饭”的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有100多人,“简简单单的一顿饭,大家有说有笑、说公谈私,聚拢起来的是人气、是民心,村民们参与村里大小事务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强了很多!”

“垒起‘小灶台’、吃上‘大锅饭’是对扎实推进当前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一种探索和尝试,通过这种方式,往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不见了,反之而来的从‘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的民心大聚合。”庙街乡党委书记刘彦新说,“吃饭的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谈话说笑间,既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也安排了后一阶段的任务,效果事半功倍。”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农村工作的有序开展,庙街村和其他各村一样,面对的村务事项越来越多、任务越发繁重。如何聚拢民心、提升效率,确保上级方针政策在村里能够落实落地,一度成为村班子面临的难题和症结。“在一些迫切需要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任务中,过去经常是人员到不齐、群众少参与、政策难落地。”张向武说,如何解开这些症结,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2021年11月,舞钢市开展以清河、清路、清家园为主题的“三清”行动,对广大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进行大整治、大提升。张向武突发灵感,“何不召集大家过一次特殊的‘集体生活’,凝聚人心一起吃、敞开心扉一起聊、心甘情愿一起干?”于是,自当月12日起,庙街村在乡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次专门为村级公务事项而支起了“小灶台”,也自此开始,前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伙儿干活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忙碌劳累的间隙,老少爷们儿都愿意围着‘小灶台’坐下来,一顿饭、一袋烟的工夫聊聊家常、聊聊村务,很多工作推进得明显顺利了很多。”张向武说。

聊政策法规,文明风尚从此传扬;聊家长里短,矛盾纠纷从此化解——“小灶台”的作用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愈发明显突出。

村民张自平是一个勤奋持家的人,家庭生活富裕和谐,但其本人不爱说话交流、做事低调,从不参与村里的大小事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上小学的儿子在“小灶台”旁边的“五治融合 积分定优”光荣榜上看到了邻居家人的名字,“孩子当时就回来问我为什么光荣榜上没有咱家人的名字?一句质问深深触动了我。”当天,张自平即找到张向武表态要多参加村里的村务劳动等,“咱不能再‘自扫门前雪’了,争取年底咱也弄个光荣牌子回来,让孩子自豪一下!”张自平表示。

得益于“小灶台”的旺盛人气,庙街村在舞钢市、庙街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据此搭建起宣传平台,并以此为阵地与“村村响”大喇叭有机结合,及时宣传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孝道文明并提醒群众做好防溺亡、防诈骗等;同时利用“小灶台”平台,对当前的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工作进行安排,听村民意见建议、找解决问题办法,避免了大会讲、小会说,简简单单、明白清晰,高效解决村级事务。

县、乡、村干部与村民在“小灶台”前同吃同聊,敞开了心扉也发现了诸如家庭矛盾、宅基地纠纷等社会问题。摸清了底子、也要村民保住面子,乡村干部据此按照政法系统矛调机制流程及时召集双方“开小灶”协调处理,将很多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萌芽。2021年,借助“小灶台”平台优势,庙街村及时发现、防范、化解多项矛盾纠纷,该村党支部荣获舞钢市“五治融合 积分定优”优秀党支部称号,张向武荣获“金牌调解员”的荣誉称号,圆满完成“三零”创建、“六防六促”等工作任务。

在此基础上,庙街乡结合村务事项密集程度,选择某一天时间垒起“小灶台”、吃顿“大锅饭”,明确了“不定时机制”,并在全乡广而告之、推而行之,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到联系村、村两委干部和群众在村里同吃一锅饭,要求“大锅饭”坚持饭菜质量不超标、乡镇干部不搞特殊化、经济上不给群众增负担“三不”原则,经过近半年之久的探索尝试,已逐渐成为了实施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杨德坤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