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8日,大豆新品种中黄301大豆高产示范田实收现场会在新乡市中国农科院万亩综合实验基地召开,在测产专家组的现场监督下,经实打验收,中黄301大豆平均亩产333.93公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场专家认为,中黄301大豆株型紧凑,耐密抗倒,以免耕覆秸栽培技术种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建议加快这一品种和免耕覆秸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黄淮海大豆生产的发展。
中黄301大豆是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针对大豆规模种植情况下全程机械化作业培育的大豆新品种。目前已通过安徽、河南、江苏审定,正参加山东省区试和黄淮海南片生产试验,有望在2018年底通过黄淮海南片审定,2019年底通过山东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对黄淮海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和强致病株系SC7均表现抗病,抗倒伏,耐密植,底荚高度适宜,不炸荚,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蛋脂总量为63.42%,品质好,适应区域广。
“良种+良法”,豆就不一样。据中黄301大豆主要育种人、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韩天富研究员介绍,利用免耕覆秸栽培技术种植的中黄301大豆,已连续6年亩产量稳定在280公斤以上。据悉,目前全国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中黄301大豆比全国产量高出一倍以上,并且做到了生产与生态协调、农机与农技配套、高产和持续高产结合,体现了中国大豆生产的集成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周新安研究员指出,在今年极端高温干旱、病虫害暴发严重的情况下,中黄301大豆亩产333.93公斤,说明该品种稳产性好。中黄301大豆育种团队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博士孙石介绍,今年黄淮大豆主产区受症青(植株成熟以后叶子还是绿的,产量很低甚至绝收)影响比较严重,黄淮地区的大豆平均亩产在120~150公斤,而以良种中黄301大豆加良法免耕覆秸栽培技术相配套,能有效解决出苗不好、麦茬处理不好、环境污染、土壤肥力等问题,豆荚成熟一致,落黄好,结荚多、密、匀。中黄301大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剩余麦茬变得酥脆,成为下茬作物非常好的肥料,可达到持续高产、减施化肥的目的。
享有中黄301大豆全国独家开发权的河南富吉泰种业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李继军告诉记者,除了在新乡创造高产之外,中黄301大豆山东繁殖田预计亩产250~275公斤,安徽示范田预计亩产225~250公斤,河南高产攻关田预计亩产300公斤以上,已连续几年参加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黄淮海南片试验,表现优异,多次获得试验产量第一名。
黑龙江省农科院陈维元研究员任中黄301大豆高产示范田实收现场会测产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常汝镇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年海教授、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刘学义研究员、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王署明研究员、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张孟臣研究员、徐州市农科院王宗标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周新安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卢为国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李赫教授为专家组成员。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