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 奏响花生产业新乐章

阅读量: 1,134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 奏响花生产业新乐章

1,134

本报讯 6月3日,由省农科院、信阳市政府、信阳市平桥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专项——“豫南花生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平桥区肖王乡梁湾农场、保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花生示范种植基地召开。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魏蒙关、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信阳市副市长胡亚才、信阳市农科院院长段仁周、信阳市平桥区副区长黄家新等有关领导,来自驻马店、南阳、信阳、开封、濮阳、周口等花生主产区的农业主管部门、种植大户和专业种植合作社及相关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观摩。
该示范项目以豫花37号和机械化起垄种植技术为核心,通过起垄、施肥、播种、管理、收获等麦后直播全程机械化,达到节本增效和优质高效绿色栽培的目的,有效减少用工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和整体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可引导和加速麦垄套种花生向直播花生的转变,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我省花生生产的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乡村振兴再做贡献。
近年来,针对豫南地区夏直播花生生产中存在的涝灾频繁、渍害严重和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主要问题,由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团队开展了农艺、农机的融合研究,集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麦后直播花生起垄种植技术规程”,目前已在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在现场观摩交流会上,信阳市农科院院长段仁周在发言中介绍,为配合省农科院实施“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信阳市农科院积极开展工作。优质花生专项在该市平桥区、罗山县和淮滨县建立了10个百亩精品示范方、2个千亩示范方,针对豫南花生生产水平低、农艺农机融合差的瓶颈问题,重点开展了“花生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集成优质品种和机械化起垄种植、配方施肥、植物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建立了豫南夏播花生全程机械化高效技术体系和生产模式。
信阳是河南重要的“花生之乡”,产业发展潜力很大。花生课题研究聚焦信阳产业需求,在优质花生品种选育、青枯病病圃鉴定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段仁周表示,在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团队的关心和帮助下,信阳市农科院花生科研一定会取得重大进步,花生一定会成为带领信阳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金豆豆”“香饽饽”,广大农民朋友“高效高产生产、轻轻松松种田”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
在机械化作业现场,该项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臧秀旺详细讲解了花生播种机械的功能特点、操作要领、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另外,花生起垄洁区播种机、花生起垄旋播施肥一体机、花生起垄旋播施肥分体机、花生起垄施肥播种机,这四台不同型号的花生播种机采用不同播种模式进行了作业。按照农艺要求,以上四款机型都可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等作业工序,播种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认可。现场会使农民群众认识到花生机械化播种可以合理密植,保证花生苗全、苗齐、苗壮,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为花生机械化收获创造有力条件。专家指出,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由人工点播向机械化精播转变,由平作向垄作覆膜种植转变,才能最终实现花生生产机械化。
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河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启了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新时代,奏响了花生产业的机械乐章,对于维护国家的“油瓶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杜 勇 文/图)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