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在淮滨县新里镇周小庄村支部院内看到,有一面照片墙,上面近百张照片的人物脸上都是与挖掘机合影的灿烂笑容。“俺们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在开挖掘机,日趋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力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周小庄村村支书刘焕林说。
2004年,刘焕林开上了周小庄村的第一台挖掘机,随后在他的带领下,村里亲戚联系亲戚、朋友联系朋友,一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淮滨众泰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成立。2018年,该公司成立时注册资金达到1000万元,拥有日历、小松、大宇、现代、住友等各种品牌挖掘机160台,挖掘机技能人员300余人,其中贫困户62户。
“开始真没想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我月收入能达到7000元。”在云南开挖掘机的脱贫户涂宪军说,“2014年,俺参加村里组织的免费培训后,就由村里介绍到浙江的工地上开挖掘机,一开始第一个月拿到4000块钱的时候别提多高兴!” 涂宪军计划两年后自己贷款买台挖掘机,这样就可以自己找活儿干,年收入十几万不是问题。
“这回小儿子娶媳妇回来办酒席,新房子是去年装修好的,花了二十多万。”刘炳提骄傲地说。刘炳提是2015年的脱贫户,他的两个儿子各自开着一台挖掘机在全国各地干活儿,年收入30多万。“以前在俺们村,好多人家娶不起媳妇,彩礼、办酒席得花掉村里人大半辈子积蓄,现在这些钱俺们村里的年轻人自己就能赚回来。”周小庄村村主任刘培军说。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淮滨县、乡、村从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并且协调各部门,帮助挖掘机技师们更快办证、拿证、上岗。“周小庄村成立的村级机械租赁公司以入股、技术培训等方式,采取产业扶贫+公司的带贫模式,有效带动了该村6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新里镇包村干部邢俊说。
“周小庄村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让贫困户学本领、学技术,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从‘无钱办事’到‘有钱办事’的新跨越,群众心气顺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县里派驻周小庄村第一书记胡玉亮说。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涛 通讯员 韩浩 秦怡欣 朱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