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端起“旅游饭” 打造“金饭碗”

阅读量: 468

栾川:端起“旅游饭” 打造“金饭碗”

468

“提前一周房间都预订完了,现在是一房难求,想不到干农家宾馆真中!”正值旅游旺季,经营农家宾馆的冯建新面对蜂拥而来的游客,既欣喜又有些懊恼,“高兴的是客人多不愁挣钱,后悔的是眼皮子太浅,旅游这碗饭吃得太晚。”
冯建新的家乡在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超过80%,15个乡镇中13个有景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余年前,就有先行者吃上“旅游饭”。
3年前,当镇里、村里的干部找到冯建新,鼓励他经营农家宾馆时,长期以打工为生的冯建新却一口回绝:“心里没底,不知道该咋干。”无奈之下,镇里只能劝他先经营个小吃摊,卖凉粉。
陶湾镇党委书记段红伟说,经营小吃摊期间,冯建新看到村里车来车往,游人不断,终于下定决心建农家宾馆。筹集资金整修自家的房舍后,冯建新的农家宾馆于2018年6月开门营业。“生意很好,9个房间,我们夫妻俩经营,半年下来挣了5万多元。”冯建新说,“今年更不愁客源,有不少回头客,加上客人介绍的客源,接待不过来。”
“旅游该咋干”并非是冯建新一个人面临的问题。与西沟村临近的4个行政村一度都是贫困村,1500余户6700余人中近5分之1是贫困户。“提起搞旅游,这里的群众还是没自信,只知道搞旅游是好事,但想不通咋干,需要有人领着干。”段红伟说。
2015年起,当地政府在西沟村等4个村子修建自行车道、登山步道等设施,引导村民发展乡村休闲游。不到4年,约170家农家宾馆在山沟里开张。依托乡村旅游,实现300余户贫困户1200余人脱贫,村民们没想到旅游真成了自家的“金饭碗”。
实际上,在栾川发展旅游的20余年间,“想不通”“想不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22年前,当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提出在重渡村发展旅游时,刚吃上几年饱饭的村民们都不认可。“当时村里人住的是土屋瓦房,靠种地、养牲口生活,说搞旅游,跟听神话一样。”重渡村党支部原书记贾文献说。那时候别说群众,一些党员干部也想不通啥是旅游?穷山沟跟旅游有啥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重渡村迈出了发展旅游的第一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逐渐火热,再引入企业投资管理,如今,重渡沟已成为有350余家中高端农家宾馆和民宿、年接待游客约90万人次的热门度假区。
8年前,背靠4A级景区多年的庙子镇庄子村想吃口“旅游饭”,但村民只愿意小打小闹,不敢将旅游规划为村庄主导产业。“村里太穷了,村民不知道搞旅游能不能挣钱,都怕担风险、受损失。”村支书温天序只好筹集资金带领80余个村民到省内外的旅游村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坚定大家发展旅游的信心。”
党员干部带头干,8年间,庄子村的农家宾馆发展到110余家,村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8年的约3万元。
想不通啥是旅游,想不通旅游挣不挣钱,想不通怎么发展旅游,20余年来,栾川人把“想不通”的旅游问题一一想通了,而想通后的结果又让栾川人分外惊喜。2018年,栾川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4亿元,带动16万余人就业,其中,1.2万余名贫困群众借助旅游脱贫,旅游成为栾川人最实在的“金饭碗”。  (魏雨欣)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