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高科技,以前都是在手机抖音上看到过,没想到现在居然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以前无论是施肥还是打药,我们全都是靠人力来,一边走一边喷洒,费时又费力,现在只需要操作植保无人机,几亩地几分钟就打完了,省时又省力。”4月17日,河南省淮滨县张庄乡宋营村村民李明新说。
“植保无人机不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还能大量节省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科技志愿者闻三峡介绍道,农用“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可规模化作业等特点,不仅能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标准、规范、机械化用药,减少农药对田间环境的污染,确保粮食的生态和安全。
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近年来,该县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让农民种地用上“金扁担”,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化肥农药零增长、绿色科技染绿田畴,促使更多农民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车。
当前,淮滨县小麦相继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自4月7日该县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以来,科技志愿者们分别组队每日奔波于该县各个乡镇(街道),开展以防治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针对今年淮滨县小麦赤霉病、穗蚜等病虫害高发、重发态势,以及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为确保小麦生产不因病虫危害造成损失,科技志愿者通过现场查看、实地指导、微信联络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与乡村两级干部积极做好宣传,使统防统治工作家喻户晓,每到一处,指导飞防组织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精准配药施药,飞防时要注意避开蜂、蚕、虾等养殖区;做好农药废弃物的回收;抢天夺时,确保飞防取得实效。
“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既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通过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才能持续稳住国家的‘粮袋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我们要通过农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该县科协主席高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