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建树
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近日,本报总编辑雷建树邀请了长篇报告文学《粮食,粮食》的作者之一、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郑州市作协副主席尚伟民先生来到报社,两人围绕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就粮食生产、农业科技进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何弘、尚伟民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粮食,粮食》,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着眼,立足河南、放眼全国,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我国各时期的粮食政策和与粮食相关的重大事件为背景,以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生产技术进步、粮食生产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生动描绘了现代农业从“科学种田”到“智慧农业”的转变、河南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蝶变等。
记者:欢迎伟民回到河南科技报社。近期我一直在读你与何弘主任的《粮食,粮食》,受益匪浅。这部书真是一部鸿篇巨制,文学性、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都很强,是年终岁首出版的图书中一个耀眼的亮点。据我所知,无论在你负责《科技内参》期间,还是在任河南科技报社记者处处长、采访中心主任期间,一直没有离开过新闻一线,没有中断采写业务,你在报社的工作经历,对创作这部书应该有不少帮助吧?
尚伟民:的确是这样。在创作中,我们是有分工的,何弘老师主要把握作品的站位、格局、视角、总体结构、素材取舍组织、语言调性等方面,还负责粮食历史文化和文献知识方面内容的撰写,所以这部书才能有很高的艺术性。我主要负责粮食生产、深加工,以及各级政府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等方面的采访和素材收集、整理工作。我做记者时,累积了多年的采访、挖掘素材的经验,包括在报社时认识的农业农村部门的领导和农业专家,都为收集素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比如,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站、土肥站、植保站等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省农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家许为钢,高产育种家、“周麦之父”郑天存,被农民朋友称为“郭小麦”的小麦栽培专家郭天财等领导专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特别是关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核心区建设”等方面的新闻事件,我在报社时都亲自采访、经历过。我举一个例子:在“国家战略”一章的“粮丰工程”一节中记载,2008年7月29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带领200多名粮食主产省的有关领导、专家在浚县调研“万亩核心示范区”和浚县农科所15亩玉米超高产攻关试验基地,我不仅作为随团记者在现场采访,而且一直近距离跟在万钢同志和河南时任副省长徐济超同志身边,听取了他们的对话,当时的浚县农科所所长、玉米育种家程相文先生介绍了玉米超高产攻关试验基地的情况。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无法写得那么细致的。
记者:你清楚,我们《河南科技报》的办报宗旨,一直是服务“三农”,传播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所以我阅读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三农”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惠农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落实党和国家农业战略的具体措施。我想听听你们的创作理念和具体想法。
尚伟民:您说的这部分内容,是这部书中最难处理的部分,既要书写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粮食方面的“顶层设计”调整的历程,像农业税、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河南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措施和先进做法,又要把这些专业性很强的素材转化为文学表达,难度非常大。我们反复商量,最终确定“以点带面”。像取消农业税、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我们选择了滑县白道口镇种粮大户黄国兴、万古镇焕永种植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等案例,以他们生产、经营的具体案例,呈现出国家惠农政策改革带来的利好。有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有数字,文字就有了温度,实现了既有报告又有文学性的目的。
记者:我发现书中对中央一号文件做了一个梳理,而且对2004年之后8个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做了具体解释。你是怎么看的?
尚伟民: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5年出台了5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为后来我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隔18年之后,从2004年至今,中央又连续19年发布一号文件。每年的一号文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宗旨均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及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等,落脚点都是农村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部署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方面重点工作,即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两新”,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说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排在最前边,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尚伟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名称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无疑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通过提升用水效率、发展旱作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阶段,还是在未来乡村振兴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都是不变的战略,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是农业不变的根本。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种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包括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均是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你认为除了上述措施,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还有什么?
尚伟民:前边您说过,阅读《粮食,粮食》时非常关注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也是农业生产的第一动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了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有效防范和应对农业重大灾害等,说到底,这些均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范畴。《粮食,粮食》中,在这方面用笔也很多,如“种子的力量”“科技之光”两章,我们用7万多字的篇幅,对众多育种家和现代农业由“科学种田”向“智慧农业”过渡出现的新设备、新技术,从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到无人机防控病虫害,从测土配方到转基因技术,均做了详细的记述。一句话,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未来粮食生产、加工产业发展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也一定是科技创新。
记者:你说到“种子的力量”“科技之光”两章,我印象十分深刻。许为钢院士的郑麦9023小麦新品种为我国小麦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实现新突破,郑天存“周麦”系列对黄淮海麦区从中低产到高产的贡献;“西部种子生产基地开拓者”陈伟程,被誉为“玉米人”的玉米育种家程相文,等等。把每一个农业科学家都写得生动感人,我能从中感觉到你们对这些农业科学家的赞赏与敬意,是不是这样?
尚伟民:您说得没错,育种家就是“专业农民”,但比农民更辛苦。现在农民种田,机械化程度很高,需要体力劳动的活很少了,有相当长的农闲时间。育种家选育良种,要比农民管理庄稼精细得多,还要做很多诸如套袋、去雄、授粉等体力活,更没有农闲时间,除了夏、秋两季收种之外,不是去海南加代繁育,就是在实验室工作,一年四季都在劳作。我采访过的小麦育种家许为钢、郑天存,玉米育种家堵纯信、程相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面部肤色呈紫铜色,满头白发——这是他们常年在田野里风吹日晒和操劳过度的证明。
书中呈现了许为钢在秋风中裤管被吹得好似充满气的布袋,顶着一头银发在阳光下给农民讲授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的一幕;年近八旬的郑天存过着一年五季(小麦一年两熟,玉米一年三熟)在海南与河南之间来回“飞”的故事;堵纯信在甘肃张掖玉米地里测量玉米秆高度的镜头;等等。这些都令我们感动。在河南落实总书记“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这一嘱托的背后,包含着农业科学家的心血与汗水。
记者:“科技之光”一章中写道,高新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无人驾驶拖拉机作业,无人驾驶飞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智慧农业”的情景,让人们对现代农业满怀憧憬。但也不可否认,像无人驾驶旋耕、播种等有些新技术、新农机,目前并没有普遍推广。你对此有何看法?
尚伟民:195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观点,但对于农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农业机械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科技飞速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已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现代农业的概念,不少新技术、新设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相信,在党和国家对“三农”高度重视的大气候下,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种粮主体逐渐向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倾斜,农业新技术、新设备也会进入发展快车道,不久的将来“智慧农业”就会普及。到那时,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会实现新的跨越,确保14亿多人民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好。